<acronym id="gar8d"></acronym>
<track id="gar8d"><delect id="gar8d"></delect></track>
<track id="gar8d"><delect id="gar8d"><form id="gar8d"></form></delect></track>

  • 海東日報首頁

    馬場垣:在湟水離青之地邂逅別樣風物

    2024-03-05 09:59:40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文/祁國忠 圖/李景鵬

    果花戲表演

    在外地人眼中,馬場垣可能只是一個服務區的名字,供人們短暫休息,但在當地人眼中,馬場垣不單是一個鄉鎮名,它還承載著一方文化,向人們訴說著一段金戈鐵馬的故事。

    如果從內地駕車進入青海省,那么相信你一定會記住這個極富沖擊力的地名——馬場垣。當車子駛進馬場垣服務區,內地人一下子感受到了遠離中原進入西北的別樣天地,但對眼前景物又有著熟悉的感覺,畢竟這里平均海拔只有1750米;而對于青海游子來說,也瞬間找到了家的味道,內心頓感親切喜悅——終于到家了。

    這里是青海省最東部的鄉,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伴著悠悠湟水,由此慢慢地灑向高原大地;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萬畝桃園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感受高原的早春;這里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接壤,可謂“雞鳴一聲聞兩省”;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占有極為重要地位的馬廠塬遺址和在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設置的允吾縣古城遺址,訴說著千年滄桑往事;而每年的谷雨前后按時開放的朵朵桃花,不僅映染著充滿生機的青海東部門戶,更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這里便是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馬場垣鄉。

    馬場垣 雞鳴聞兩省

    黃河自古就是古代文人筆下的???,從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到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再到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不透出古人對黃河的崇敬之情。

    打開中國地圖,你會看見黃河的支流猶如一條條的枝蔓,在黃河兩岸自由地延伸出去,湟水河是黃河無數支流中的一條,曲曲折折,穿過高原,流過谷地。當湟水河到達民和縣川口鎮享堂村時,迎來了它中下游最大的一條支流——大通河。有了大通河的匯入,湟水河以更加踴躍的步伐前行。當到達馬場垣鄉下川口村時,民和境內由南向北流淌的隆治溝繼續將它壯大。由此,湟水河便結束了在高原的使命,沉穩地進入了甘肅省境內。

    眾所周知,民和縣是青海省的東大門,而位于民和縣最東端的馬場垣可以說是民和縣的東大門。

    說到馬場垣,我們不得不著重介紹一下湟水河青海段最后一條支流——隆治溝。從《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志》水文章節中可以看出,隆治溝長43.6公里,是湟水河民和段中最長的一條支流,它發源于古鄯鎮毛家山莊村,經古鄯、總堡、隆治至馬場垣匯入湟水河。而入河口就是馬場垣鄉的下川口村,其對應的是巴州溝入湟水河口上川口,也是現在民和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川口鎮。隆治溝上游另有兩條支溝河谷,北側為柴溝河谷,從峴子牙合臺至總堡下垣坡匯入隆治溝,長15公里,寬數十米;南側為占溝從古都鎮三岔至總堡鄉哈家村匯入隆治溝,長11公里,平均寬0.3公里。

    在《民和地名志》中,隆治溝取古羌語“龍支”稱“龍支溝”,明代也曾稱“暖川”。至于“暖川”的含義,我并未在相關史料中查到明確的記載。但從字面理解,“暖”有對氣候的總結之意。通過以往對民和的采訪了解,隆治溝確實屬于氣候溫暖之地。這在隆治梨、隆治西瓜、下川口桃等高溫天氣中生長的農作物中可見一斑,而“米糧川”的稱呼也為“暖”字提供了根據。

    湟水河由西向東,隆治溝由北向南行進,其實都遵循了大自然“水往低處流”的規律。正是這個規律,也成就了平均海拔1750米的馬場垣鄉,而下川口村的海拔更是低到了1650米,成為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青海省春天來得最早的地方之一。

    探尋地名含義一直是我的職業習慣,到了馬場垣也不例外。“馬場垣”地名從字面理解,可分解為“馬場”和“垣”兩部分。湟水河由西向東、隆治溝由南向北的行進過程中,切割出了一片巨大的地勢平坦的“塬”,是典型的黃土土質。再加上明清時期當地有一個大型的牧馬場,馬場垣這個直觀且極富沖擊力的地名也自然而得。

    古遺址 千年話滄桑

    青海的先民們從遠古時期就在河湟谷地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河湟文化,而其中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更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位于湟水南岸第二臺地上的馬廠塬遺址,面積64萬平方米左右,地面散布有陶片,斷崖處暴露有灰層、灰坑,灰層與灰坑中夾有較多的雜骨、陶片。

    一位去過馬廠塬遺址的網友曾寫道:“沿著民和縣城川垣五路前行兩公里,看見有一條向北下行的村道,沿著這條不起眼的村道蜿蜒向北邊的湟水河畔前行。‘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看見一個地標牌子擋在前面,這里便是馬廠塬遺址所在。”

    據資料記載,馬場塬遺址屬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馬家窯文化是甘、青地區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存。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民和盆地山巒重疊,森林密布,鳥獸成群,古老的湟水河悠悠然穿境而過,形成了一片自然綠洲。生活在這里的先民們,基本過上了定居生活,一叢叢半地穴式的圓形或方形的房屋,散落在湟水兩岸。除了狩獵,他們還在靠河床的洼地用石刀挖開肥沃的黃土,種上原始的谷物和蔬菜。秋收后為了把狩獵獲得的肉食與脫去糠殼的谷物煮熟而食,他們在繼承先民技藝的基礎上,用黏土做成陶罐,表面又用獸毛制成的類似毛筆的畫具畫上黑白相間的大圓圈、網格、菱格、米字、波折及變體人形等符號和紋樣,再燒制而成,并用它煮食肉類和谷物。于是,在他們原始的生活中,產生了一項新的偉大的創造——彩陶。

    上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在洮河流域,即今天的臨洮馬家窯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因發現之地叫馬家窯,故命名為“馬家窯文化”。隨后他又來到民和盆地,在地處湟水下游南岸的川口鎮邊墻村發現了屬于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馬廠塬遺址即“馬廠類型”。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考古學家們又進行了詳細調查、測繪,因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而成為馬廠類型的命名地,從而成為研究青海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文化關系的重要遺址。

    1988年,馬廠塬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民和縣博物館收藏有各類彩陶6200多件,其中馬家窯彩陶近5000件。其中,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32件,三級文物107件,完全可以建立獨立的馬家窯馬廠類型博物館。

    站在湟水河的北岸,對面山頭上“青海第一村” 五個大字出現在眼前,這正是下川口村。

    下川口村的西南角高于湟水河床的旱臺之上,當地人稱之為“垣”。站在“垣”上,可以看到一處古城墻遺址。據之前采訪過的下川口村民梁增壽介紹,這段古城墻長約10米,寬約3米至5米,三角形狀,高2.5米至3米。

    上世紀50年代,經考古發現,在今下川口村西北約700米處靠近湟水高出水面40多米的臺地上發現了這座古城遺址,考證就是西漢金城郡治允吾縣城古址。下川口之所以設金城郡治允吾縣,是因為北扼湟水東去,南據允吾谷(今稱隆治溝),河水流至谷口入湟水河。

    下川口正處在這兩水間的一片扇形三角洲上,湟水以北及古城西南又有高山峙立,形成天然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便成為軍事戰略要地。

    據《民和縣志》記載,“允吾”二字作為地名是雙音連綿字,應讀yanya ,為古羌族名的漢音譯意為“左川”,左川即下川。允吾曾為絲綢之路所經之地,古時的商旅從龍支城往東經由此處之渡口——鄭伯津,可渡湟水達甘肅水登。“津”,是渡口的意思。

    經考古專家考證,在距下川口古城西約五公里的馬場垣鄉磨灣子村杏園子,至今還有未廢的 “杏園渡口”,即為“鄭伯津”。離渡口南岸不遠處發現有破土堡遺址,該土堡當時是一座具有防御工事性質的古建筑,為監守湟水渡口而設,由此推斷鄭伯津為漢代金城郡之交通要塞。

    桃花源 文旅促振興

    地處甘、青兩省交界的馬場垣鄉,得到湟水河的亙古孕育,這里氣候溫潤,盛產瓜果,有著青海“瓜果之鄉”的美譽。而下川口垣上的千畝桃園,則是這里的一張“金名片”。

    雖然桃樹并不是當地的土生樹種,但在下川口卻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據當地老人介紹,他們的先祖是在明洪武年間從陜西遷來此地落足生息的。當時這里并沒有桃樹,是先祖們每年借助去陜西老家祭祖之機,一株一株帶回來的。起初,這些桃樹都栽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隨著數量的增多,逐漸栽植到沿湟水河邊的水澆地,甚至向下川口垣上發展延伸。

    據介紹,以前,先輩們種這些桃樹、梨樹,并不是用來供人賞花的,而是村民養家糊口的“飯碗”,因此下川口人十分重視果樹,將其稱作“高田”,在經營上也格外用心。每年谷雨時節這里都會舉辦為期3天的“果花會”。期間,村民們還要上演“果花戲”,以祭祀百蟲之王“八蠟爺”,祈求消除各種病蟲害,以獲豐收。

    說起“果花戲”的歷史,最終淵源由“八蠟廟”而起。下川口很早就有“七寺八廟九樓閣”的說法,但由于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革,古老的建筑沒有遺留下來。

    據相關資料顯示,“八蠟”是一種名為鹙的鳥,喜食蛇,兼食蝗蟲。相傳金代有一年秋天,中原大地糧食、瓜果長勢較好,眼看秋收時間到了,不料發生一場特大蝗災,那鋪天蓋地的蝗蟲涌向莊稼地、果樹上,瓜果、糧食遭了災,眼看到手的糧食就要沒有了,當地官員、老百姓束手無策,豐收的希望即將化作泡影。這時,天邊飛來了成千上萬的鹙,它們啄食蝗蟲,使蝗殆盡。這年秋天又大豐收了,朝廷官員將情況匯報給皇帝,皇帝十分高興,當即封其為“護國大將軍”,當地百姓為感念其功德修建“八蠟廟”供奉,為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過上幸福的農耕生活,許愿每年給它唱三天的秦腔大戲,所以這一年一度的“果花戲”又被民眾稱為“還愿戲”。那時,民和地區屬金城郡所轄,該地被金人收復管轄,因此供奉拜祭“八蠟”的民間習俗便在下川口一直流傳了下來。

    2011年,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將“果花戲”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于時代的發展,現在下川口村群眾采用農藥消滅各種蟲害,確保果品高產,提高經濟效益,祖輩流傳下來的“果花戲”,開始作為一種文化體育活動來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活動。

    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下川口垣上桃樹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0余公頃,并逐漸催生出一個桃花園。

    目前,下川口桃花旅游資源不僅僅是當地果農的“口糧田”,還擁有了另一種身份。每年四月,桃花爛漫的季節,桃林下不僅有忙碌農事的村民,更多的是來自四方的賞花游客,他們都紛至沓來,趕赴一場與桃花的約會。

    伴隨著每年賞花人氣的增加,下川口桃花便在游客的推崇下逐漸走出縣門,走進更多人的視線里,桃花也逐漸成為推介民和、展現民和的一張“旅游名片”。原本當地村民養家糊口的“桃園”,也被賦予了一個更有旅游味道的新名字——桃花源。

    2001年,民和縣成功舉辦了首屆桃花節經貿洽談暨物資交流會。隨后,按照“桃花搭臺、旅游伴奏、經貿唱戲”的思路,民和縣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三屆桃花節經貿洽談暨物資交流會,每年都會吸引一批客商前來考察對接、洽談簽約。

    由于種種原因,民和縣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并沒有延續下去,但每年的谷雨前后,這里的桃花依舊開得分外妖嬈,吸引著省內外游客慕名前來,駐足欣賞。

    下川口垣上的那一株株桃樹,是游客眼里的風景,更是農民眼里的“口糧田”,每年秋季,那掛滿枝梢的脆甜桃子就是農民辛苦一年的“收成”。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也是關鍵。在產業興旺的路上,無論是馬場垣鄉黨委、政府,還是下川口村“兩委”,都把鄉村產業振興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到桃花源,并迸發出了推動下川口桃花源景區特色桃產業改造升級的“火花”。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无码av一区区播放|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国产三级片精品视频

    <acronym id="gar8d"></acronym>
    <track id="gar8d"><delect id="gar8d"></delect></track>
    <track id="gar8d"><delect id="gar8d"><form id="gar8d"></form></delect></track>